当前位置:

林佳慧: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读《鱼翅与花椒》有感

发布时间:2023-06-24

        对这本书提起兴趣,便是因为这独特的书名,两种食材的排列引出了浓厚的食欲,并在后续翻阅时令我屡次口水泛滥。这书大体是讲一个热爱做菜的外国人出于对中国饮食的好奇,作为留学生来到四川深入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从学校食堂、路边摊、苍蝇小馆、农贸菜场到专业的厨师院校,以一个跳出本国思维框架、相对客观的视角描述各地菜肴背后的风土人情,又出于对四川的偏爱,笔墨着重川菜。

        通读下来本书略像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可对国人来说亦有新奇感。毕竟对身处大版图一隅的我们来说,了解其他省份饮食的途径不多,可能是视频软件上的探店vlog、对身边外省人的问询或是开设在此的地方菜馆。亲尝许多地方菜馆后不难发现,为了生意兴隆,老板们或多或少有些“因地制宜”,对沿海人民清淡口味的略有妥协,悄悄地调整了辣度麻度,而这本书却是希望将正宗的味道透过铅字塞进我们嘴里。

        作者对初次“会面”的食材用词也极具风格,皮蛋是“噩梦的魔鬼之眼”,鸡爪又“与人手一般无二,嚼完吐出小小的骨头和指甲”,卤煮火烧是“一个棺材,装满了动物的残骸”,这种奇妙的修饰方式,加之时不时夹杂的方言和中式菜谱特有的“少许适量”,都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味性。

        这本书带着我从四川出发,行至湖南、福建、香港、扬州等地,又让我透过各地菜肴看到了食物以外的东西。书中有一章节叫“做饭先杀鱼”,杀鱼这件事儿听起来比较血腥,先把鱼摔晕,然后刮鳞、剖腹、清除内脏鱼鳃,再进行烹饪,而虾、蟹、贝类等海鲜也是在活蹦乱跳的时候被丢进锅里,挣扎到熟透,禽类一般是倒吊、割喉、放血,此种过程说是酷刑也不为过。直到现在西方仍对此多有诟病,他们买到的都是陈列超市的现成尸块,切头去尾后甚至看不到动物死前微合的眼睛。而在中国人看来,每个家庭因为吃而扼杀生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如何证明鸡、鱼是否新鲜,自然要见证生物从生到死、现杀现吃。但二类本质却是一致,捂住看到死亡的眼睛,又是否能甩开杀生的既得利益者获得的饱腹结果呢?同时,在对食物的追寻过程中,作者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中国人饮食观念的转变。从路边摊贩、小菜馆蓬勃的浓厚烟火气到城市谋求发展、大刀阔斧改建后失去了传统建筑和地域特色,街头巷尾再找不到谢老板的担担面;从中国人从物资匮乏、仅求饱腹到暴饮暴食、铺张奢靡,再到因为体检单上各类小指标开始注重健康饮食,也愿将视线放到食品安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上。

        作者在外国人里简直是个食物斗士,乐于去尝试各种奇怪的食材,以至于最后她从饮食心态上与那部分食谱广泛的中国人别无二致,甚至热衷程度的高、胆量之大超过了很大一部分人。本书收尾落在了一条菜虫,一条在洗菜时被漏掉的蛋白质,最终她内心的中国人饮食观在挣扎、博弈后取胜,平淡地把虫吃了,看到此处我头皮发麻,这不是炸蚕蛹、烤蚂蚱家族的一份子,不是任何昆虫菜馆的招牌,而此时大部分中国人的心态应该是:在家立刻扔掉,在餐馆要求免单或赔偿。虽这个行为会让人误解她依旧对中国人带着“什么都吃”的刻板印象,但其实亦是代表了她内心观念的打破,也不再在意他人看法,完成了真正的认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