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郑霜: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增文化自信自强

发布时间:2023-04-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自强”的核心概念。文化自信自强从文化自知开始,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我们客观认知传统文化、开启文化自知打开了一扇小窗。

      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客观看待历史的角度,钱穆先生提出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区分。历史意见是在特定制度实施的时代的人们切实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时代意见是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书中贯彻始终的观点是应该重视历史意见,就如一个壮年人不该因自己不再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没有价值一样,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

      书中主要分析评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政治制度的得失,论证了对于从秦代到清朝两千多年的传统政治不能简单称之为“专制政治”,许多制度背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汉代的察举制度,开选举和考试分区定额的先河,经济落后和经济文化先进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考试选举,确保中央政府里一直有全国各地域人民参加,不至偏荣偏枯。又如汉代郡县长官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一制度自汉代起直至清代始终沿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遇到困境采取方法就是变通,现在称之为改革。比如从春秋以前奉行的“世卿世禄”到隋唐时期创设的科举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在发展中不断的继承、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在变通过程中,主要通过对以往发展经验的总结,制定适合当下的国家政策。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在字里行间中感悟满满的文化自信自强。学习历史,总结得与失,我们才能更好地行稳致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