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霜:梧桐知秋

2020年11月13日

梧桐知秋

 

这么快,又立秋了。一叶落而天下秋,古代立秋当天,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声说:“秋来了。”奏毕,梧桐如果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算是寓意报秋。一声梧叶一声秋,小小一片梧桐叶,承载了整个秋天的重量。

梧桐,最知秋的“愁”。离人心上秋,“秋”天的“心”就是“愁”。梧桐作为秋天的最美搭档,在秋风的在翩翩起舞,在秋雨中弹奏乐曲,在凋落中记录秋天的“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打梧桐,多么细碎的声音,正是秋天,秋意萧瑟,李易安本就心里凄凄惨惨戚戚,再听得黄昏时分滴滴答答雨敲打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如同每一声都落在心上,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轮缺月,一树梧桐,锁住了一院清秋,也锁住了李后主愁苦落寞的家国情。

梧桐,最知秋的“思”。入秋后,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逐渐凋落,心也慢慢从夏天外在的热闹渐入秋天内心的静谧中,容易勾起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特别是在中秋佳节的渲染下,思念随着南飞雁越飞越远。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诗人客居异乡,听到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一股砭骨的寒气油然而生,江上秋风瑟瑟寒,也吹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秋雨渐渐停了,梧桐树叶也渐渐缓住了自己的眼泪,而纳兰心中的相思泪,正一点一滴涌上心头。

梧桐,最知秋的“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大地经历了芳草萋萋的青翠、阴阴夏木的碧绿,来到梧桐叶落的清秋。人烟寒橘袖,秋色老梧桐,诗仙的一个“老”字,写尽了秋天梧桐渐变的颜色,一片片大如手掌的叶子,在秋风秋雨的画笔中,轻轻染上了秋香色,这是一种极具古典味的颜色,浅黄里还渗透隐约的一抹浅绿。仿佛是秋色一点点渗入到碧叶中,在时间的调色盘中,慢慢调成的秋。“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白居易笔下的晚秋,幽静的庭院,铺地的黄叶亦如油画般出现在眼前。

    行走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的百花、立夏的知了、立秋的梧桐、立冬的寒风,时间在节气和物候的交织变换中逐渐可感可知,而我们因感知时间而收获时节的馈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